题目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悼路遥 史铁生 ①我当年插队①的地方,延川,是路遥②的故乡。 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作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地羡慕他,十分的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③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北京,其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路遥到北京来,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看我,坐上轮椅我才开始做文学梦,最初也是写诗,第一首成形的诗也是模仿了信天游的形式,自己感觉写得很不像话,没敢拿给路遥看。那天我们东聊西扯,路遥不善言谈,大部分时间里默默地坐着和默默地微笑,那默默之中,想必他的思绪并不停止,就像陕北的黄牛,停住步伐的时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此后不久,他的名作《人生》便问世,从那小说中我又听见陕北,看见延安。 ④第二次见到他是在西安,在省作协的院子里,那是1984 年,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陕北看看,路过西安,在省作协的招待所住了几天,见到路遥,见到他的背有些驼,鬓发也有些白,并且一支接一支抽烟,听说他正在写长篇,寝食不顾,没日没夜地干,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我知道我的话没用,他肯定以默默的微笑抵挡了很多人的劝告了,那默默的微笑,料必是说,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我至今不能判断其对错,唯再次相信“性格即命运”。然后我们到陕北去了,在路遥、曹谷溪、省作协领导李若冰和司机小李的帮助下,我们的那次陕北之行非常顺利,快乐。 ⑤第三次见到他,是在电视上,“正大综艺”节目里。主持人介绍那是路遥,我没理会,以为是另一个路遥,主持人说这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的苍老了,若非依旧默默地微笑,我实在是认不出他了,此前我已听说他患了肝病,而且很重,而且仍不在意,而且一如既往笔耕不辍奋争不已。但我怎么也没料到,此后不足一年,他会忽然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 ⑥他不是才四十二岁吗?我们不是还在等待他在今后的四十二年里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吗?如今已是“人生九十古来稀”的时代,怎么会只给他四十二年的生命呢?这事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哭的问题。这事,沉重得不能够哭了。有一年王安忆去了陕北,回来对我说:“陕北真是荒凉呀,简直不能想象怎么在那儿生活。”王安忆说:“可是路遥说,他今生今世是离不了那块地方的。路遥说,他走在山山川川沟沟峁峁③之间,忽然看见一树盛开的桃花,就会泪流满面,确实心就要碎了。”我稍稍能够理解路遥,理解他的心是怎样碎的。我说稍稍理解他,是因为我毕竟只在那儿住了三年,而他的四十二年其实都没有离开那儿。我们从他的作品里理解他的心。他在用他的心写他的作品。可惜还有很多好作品没有出世,随着他的心,碎了。这仍然不止是一个哭的问题。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倒下去,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四十二年要长久得多了,就像那块黄土地的长久,像年年都要开放的山间的那一树繁花。 【注释】①[插队]这里指1980 年以前中国城市知识青年安插到农村生产队务农、下文“下乡”同文。②[路遥]中国当代作家,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书中描述了从大跃进时代到十一届中全会后的几十年,陕北黄土高原上农村的变化,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的风格,全景式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原貌。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③[峁:mǎo]方言,指小山包的意思。 (1) 根据“作者三次见到路遥”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次数 地点 “我”眼中的路遥 路遥给“我”留下的印象 第一次 北京 不善言谈、默默地坐着、默默地微笑 ① 第二次 西安 ② 为了文学创作,不顾身体 第三次 ③ 苍老、默默地微笑 ④ (2) 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我提醒他注意身体,他默默地微笑 , 我再说,他还是默默地微笑。(两个“默默地微笑”在表达上用什么作用?) ②我定睛细看,心重重地一沉,他竟是如此的苍老了。(“竟”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作者眼中的路遥是怎样的一个人。 (4) 文章标题为“悼路遥”,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在对路遥的悼念中还表达了哪些感情。 答案: 【1】外表沉默,但思绪并不停止【2】背有些驼,鬓发有些白,喜爱抽烟【3】电视上【4】虽然换了重病,但仍笔耕不辍 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写“默默地微笑”不论我如何提醒他注意身体,他依旧“默默地微笑”,突出强调了路遥深沉内敛且固执的性格特点。 ②“竟”字表示出乎意料,表现出作者见到路遥苍老容颜时的惊讶,暗含了作者看到路遥变得苍老时的心痛。 ①不善言谈,和朋友们相处时,大多时候默默地坐着和微笑着。②沉稳内敛且固执,劝他注意身体,他总是以默默的微笑无声拒绝,然后又依然忘我写作。③热爱写作,肝病严重时仍奋争不已。④热爱家乡,对陕北有着深厚的感情,始终心系黄土地。 表达了作者对路遥忘我写作精神的敬佩;对路遥英年早逝感到哀痛、惋惜和遗憾;对路遥文学成就的高度赞扬。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