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8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24年前,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公然摘下文明的面具,暴露野蛮的真面目,挑起了一场侵华战争,毁灭了清朝的强国梦想;118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回答: (1) 分别指出材料中“178年前”、“124年前”、“118年前”中国遭受的侵略战争。 (2) 指出“124年前的侵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三例中国人民在1839-1901年间“反侵略”斗争的事例。 (4)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想和看法。 答案: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林则徐虎门销烟;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抗击日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国家软弱就会受欺辱,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具有因果关系;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