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下图揭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材料二: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三: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逐步展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火车、轮船等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欧美等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并在世界各地开拓市场。19世纪后半叶开始,几大资本主义强国几乎同时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石油成为新的能源,汽车、飞机进入社会生活,垄断组织出现。
材料四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1861年和1898年分别在经济与政治方面作出了什么反应从而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指哪一个国家最先开始和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中提及的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4)
根据材料四,请分析康有为主张学习的对象是哪国?原因是什么?
(5)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1861﹣1915年期间),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答案: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或者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给分);列强的侵略。
英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日本;因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了。
从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