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二:6月3日……林则徐命人在海滩高处,围起栅栏……待石灰将池水煮沸后,投下鸦片,鸦片就渐渐销毁。 ——摘自八年级教材 材料三:“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危害。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我们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3) 材料三中的“运动”“战争”指的是哪两个事件?有人说,没有这场“运动”就没有这场“战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4) 从这场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不同意。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