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材料二: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
(1)
材料一中的“王”是指谁?“臣”包括哪些人?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对国家政权有什么作用?
答案: “王”是指周王;“臣”包括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
反映了当时奴隶地位极端低下,牛马不如,没有人身自由,过着悲惨的生活。
反映了西周的国家土地所有制、分封制和等级制。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