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材料一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图片。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为了保障该政策的实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1】曲辕犁【2】筒车
变化: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主要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策:重视农业,把农桑作为“本”对待。措施: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