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二: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一 (汉)坐而论道    图二 (宋)站议时政  图三(清) 跪受笔录 材料三:下图为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到牵连。 (1) 结合材料一说明,明太祖认为丞相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 自秦朝起,专制帝王不断改善地方制度,根据下面的线索填写相关内容。 (3) 分析材料二,图一至图三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演变趋势? (4) 根据材料三、四,总结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分别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答案: 问题:丞相“擅专威福”,危及国君统治(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措施:废除丞相制度。 三司 君权不断加强(或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加强了思想控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