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我国出现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宋朝时期,太湖流城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居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两浙的丝织品已跃居全国首位;制瓷出现许多名窑,后来居上的景德镇成为制瓷业中心;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商业繁荣,内外贸易空前活跃……泉州作为外贸港口崛起,南宋以后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
材料一中的表格信息反映了我国人口从西汉到北宋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出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移的发展趋势?
答案: 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发达;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 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东晋南朝时期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族融合的加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