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伟大的思想往往会成就伟大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二: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 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材料三:《正道沧桑——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材料四: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一篇文章。11日,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 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在它影响下,写出19世纪后半期的亚洲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一例。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2014年、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都提到“全民阅读”,这次运动中哪一内容最能推动当时的“全民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反对的共同对象是什么? (3) “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事件?“由理想到现实”又指是什么事件? (4) 据材料四回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出了什么结论?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答案: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中国戊戌变法或日本明治维新。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封建主义(封建制度、封建专制)。 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