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请阅读材料。材料一: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现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材料二:“卡尔•马克思在英国报纸上发表的时评中说:……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后来的事态发展,充分证实了这一论断。”──摘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第六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材料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二零一四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十万亿美元,在世界已居第二。这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正在告别贫困落后、创造繁荣富强的生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列举二项明朝以前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2)
马克思认为实施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腐烂”?
(3)
根据材料,你认为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4)
对比材料一,三不同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任举两例均可。
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
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落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