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边疆的治理]
材料一:清军首先攻破库车,叛军逃往阿克苏、乌什。两城酋长都关闭城门……继续追击叛军,沿途村民扶老携幼迎接清军。在清军的有力打击下,大、小和卓慌忙逃往帕米尔。清军乘胜追击,叛军纷纷投降,大、小和卓又逃往巴达克山,不久,被当地首领擒杀。
[英勇的抗击]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翦除,恐边微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
材料一①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清政府在此地设立了哪一机构进行管辖?
(2)
材料一②反映了清朝管理西藏的哪些措施?
(3)
与实现材料二中“海波平”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贵国”是指哪个国家?为“翦除”“罗刹”的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
以上材料中的不同手段和措施,其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案: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伊犁将军。
设置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相关事件:戚继光抗倭。贵国:荷兰。举措: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巩固边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