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隆二年(961年)春,罢殿前都点检(注:禁军统帅)幕容延钊。此后此职不再授人,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 材料二: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材料三:太祖即位,患方镇犹习故,常取于民无节,而意多跋扈。一日,召便殿,赐饮款曲。因问诸方镇:“尔在本镇,除奉公上之外,岁得自用,为钱几何?”方镇具陈之,上喻之日:“我以钱代租税之入,以助尔私。尔辈归朝,日与朕相宴乐,何如?”方镇再拜,即诏给侯伯随使公使钱,虽在京,亦听半给。州县租赋,悉归公上,民无苛敛之患。 (1) 所给三则材料与哪个朝代有关?材料中的“太祖”是何人? (2) 材料二与哪一事件有关? (3) 材料三中的“州县租赋,悉归公上”与哪一措施有关? 答案: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