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了研究柱体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柱体A、B和C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柱体A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接着仅换用圆柱体B、C重新实验,并将全部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 表一 柱体A H=0.4米 S=0.01米2实验序号h(米)P(帕)10600020.1620030.2640040.3660050.4680060.56800表二 柱体B H=0.3米 S=0.05米2实验序号h(米)P(帕)70600080.12640090.156500100.186600110.246800120.37000表三 柱体C H=0.2米 S=0.06米2实验序号h(米)P(帕)1306000140.056200150.16400160.156600170.26800180.36800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h<H时,p随h的增大而增大.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17、18数据中的p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③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量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1】1、2、3、4(或7、8、9、10、11或13、14、15、16)【2】当柱体浸没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柱体到水面的距离h的增大而增大;当柱体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柱体到水面的距离h无关【3】1、2、3、4(或7、8、9、10、11或13、14、15、16)【4】同一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在浸没前,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的变化量的比值为一定值【5】1、2、3、4和7、8、9、10、11和13、14、15、16【6】不同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在浸没前,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同,柱体底面积S越大,比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