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两种房屋样式,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材料二: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 材料三: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 图一房屋的建造者是我国那种原始居民?主食是什么?图二房屋的建造者是我国那种原始居民?主食是什么?图一图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盛世”指什么?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3) 对比材料三、材料四,《史记》和《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分析材料四经济发展的原因。 (4) 从上述材料中,总结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 图一:半坡人粟。图二:河姆渡人水稻。共同主题:原始农耕生活。 文景之治。措施: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勤俭治国。 不同:《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低。《宋书》中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供天下人使用。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相对稳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统治者的重视;制定恰当的政策;充足的劳动力;优越的自然条件。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