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百度百科材料二: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材料三: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概括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赵普针对唐末以来的政治局面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朱熹的观点。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认识。 答案: 唐玄宗。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观点:朱熹认为宋初的各种措施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后患,导致了北宋败亡。不同意,北宋败亡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以及严重的社会危机。 地方势力过强则会威胁中央政权;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