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和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施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3)
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次工业化建设的分布特点。
(4)
综上所述,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工业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 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开始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外部的威胁,必须尽快建立工业和国防的基础;工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础。
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以及铁路沿线交通便利地区。
工业化建设要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国家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障;广大人民的爱圈热情推动了工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