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还有早市、夜市,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材料二: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阶段留学方向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甲午战争到民初涌向日本的留学群推算在22000人以上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留学欧美学生群到1911年前至少在600人孙中山、蔡元培等——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材料三: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业工人迅速增加到120万人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无暇东顾,日、美也乘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到1919年前,中国产业工人的总人数约计260万人,再加上1800万手工业的工人、店员和城市苦力,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人阶级队伍。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家允许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大量使用农民工,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一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单廷民《浅谈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和前景》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城市布局的影响。 (2) 结合材料和所学,近代中国早期留学生群体为何兴起留日热潮?孙中山到欧美学习后,在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方面做了哪些突出贡献? (3) 根据材料三,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在一战期间发展壮大?何时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中后期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和所学,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商品经济发展;如“工商业繁荣、发达”,“商贸繁荣”,“城市经济发展”,打破“市”或“坊”的界限,城市中的店铺遍布大街小巷,或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等等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留学日本较为便利。领导辛亥革命或成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君主专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五四运动期间。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工业化。 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