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南京,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可奈何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极不平等的文件”是指什么?它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 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的开始”得益于哪次革命?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3) 材料三中的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事件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图二反映的军事行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4) 通过探寻南京的近代历程,你有何感想? 答案: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条约的签订有利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措施有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时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