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1)
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实验1] 学习碱的性质时,甲组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 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①、②)。观察到: ①中澄清石灰水很快变浑浊,②中无明显现象。 甲组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乙组同学提出异议,如果生成物具有 性质,就无明显 现象。他们设计如图③所示的实验,若软塑料瓶变瘪就可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 反应。他们的依据是 。
(2)
丙组同学提出:需要在乙组同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对比实验,才可以证明是氢氧化 钠吸收了二氧化碳。丙组的实验设计为 。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
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研究 [实验2] 丁组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通入一段时间二氧化碳,发现也变浑浊了。 已知:①室温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氢氧化钠 109g,碳酸钠 21.5g,碳酸氢钠 9.6g。 ②向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 【猜想与假设】 猜想 1:可能生成了难溶物。 猜想 2:可能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 猜想 3: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 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正确是 ,理由 。
(4)
[实验3] 室温下,取四支试管,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均为 10%氢氧化钠溶液为 10g,向 其中通入不同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组别氢氧化钠溶液通入CO2的体积/mL实验现象110%300没有明显现象210%450出现较少浑浊310%500出现较多浑浊410%600出现大量浑浊解释与结论 1:溶液变浑浊的原因主要是: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的 ,导致溶液浑浊。所以,猜想 2 (填“成立”或“不成立”)。
(5)
[实验4] 室温下,另取三支试管,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 10g,向其 中通入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组别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1%持续通入等体积的CO2气体 没有明显现象25%出现很少浑浊310%出现大量浑浊解释与结论 2:由此可知,猜想 3 (填“成立”或“不成立”)。
(6)
【反思与评价】 结合所给数据,丁组推测实验 3 中出现的不溶物还可能是碳酸钠,理由是 。
(7)
【拓展延伸】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始终不能产生浑浊现象,氢氧化钠溶液 的浓度最大值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溶于水【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1】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加入软塑料瓶中,振荡,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2】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
【1】猜想1【2】室温下,碳酸钠是易溶物,碳酸氢钠是可溶物,没有生成难溶物
【1】溶解度较小,结晶析出【2】成立
【1】成立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的溶解度远小于氢氧化钠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