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改革奏出了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改革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尽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为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曾说:“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是以国治而兵强,地广而主尊……此亦功之至厚者也。”——选自《韩非子》材料三: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曾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田地广阔),贫者亡(没有)立锥之地。”——选自《朱子语类》
(1)
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两条即可)
(3)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古人对这一改革的评价。你支持哪一种?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答案: 改革:商鞅变法;诸侯国:秦国。
措施: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严禁私斗;鼓励耕织;抑制商业等。
材料二观点:韩非对商鞅变法持肯定态度。商鞅变法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材料三观点:董仲舒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商鞅变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造成的后果是出现了大规模土地兼并,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