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下图中张謇的企业出现“黄金时代”和“生产受挫”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据此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 下面是小张同学的读书笔记,如何理解①处摘抄的文字?②处所述的“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什么作用? 名作 出版时间 摘抄或心得 《狂人日记》 1918年 ①摘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宇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暴风骤雨》 1948年 ②心得:描述了抗战胜利后,为把革命推向前进,在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再现了农村暴风骤雨般的变化。 (3) 概括下面中国近代“第一”或“之最”出现的领域,并简述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 黄金时代: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张謇等实业家以“实业救国”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力量,推动近代经济发展。生产受挫: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等。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在夹缝中求生存;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等。 ①处: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反思,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未来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仁义道德”的虚伪性等。②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教育、新闻出版业、交通领域等。影响: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报纸、文化出版机构等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近代生产生活的发展等。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