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 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公元1439 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 材料三 “现在立宪各国,没有不是立法机关兼有监督的权限,那权限虽然有强有弱,总是不能独立,因此生出无数弊病……” “夫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今则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人民为一国之主,官吏不过为人民之仆,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 ——摘自《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监察机构与官员设置的基本情况,(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监察制度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6 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监察思想的特点,(2分)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的监察制度与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有何本质不同。(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重要启示?(4分)
答案:(24分) (1)情况: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寺,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其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和众多御使;在地方各郡设监察机构,其官员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4分) 作用:有利于皇权稳固;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4分) (2)特点:①机构众多。 ②监察严密,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 ③有立法的保障。④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很严格(或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⑤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任答3点即可,6分) (3)特点:监察独立的思想;或人民监督的思想。(2分) 不同:明代的监察制度主要是维护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统治;(2分)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主要是防止独裁与腐败。(2分) (4)启示:要建立独立健全的监察体制;重视监察立法,并依法行使监察职能等。(答出2点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