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微”有细小之意,然而“微”一旦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4年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上线运行,率先实现“双微服务”功能全面融合,在统一平台上发布政府信息,倾听百姓呼声,为百姓服务。这样做有利于政府部门 ①密切联系群众,建设有限政府        ②回应社会关切,创新服务方式 ③强化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④拓宽民主渠道,广泛集中民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答案】 2.B 3.D 【解析】 2.试题分析:“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 强调积少成多。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微博用户的草根性、大众性、迅速传播性,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公益”提供更便于大众参与公益活动的网络平台,在微博平台上因其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使微博的传播能量转化成“人人可参与,人人愿参与”的公益行为。由此可见,①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②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微公益”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并无直接关系,故④项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3.试题分析:题中材料“2014年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上线运行,在统一平台上发布政府信息,倾听百姓呼声,为百姓服务”,拓宽了民主渠道,创新服务方式,这将有利于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集中民智。由此可见,②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中并未涉及建设有限政府以及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等方面的问题,故①③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