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 19.孔子和老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不超过4个字)(1分)                                                                                                                 20.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这一主张上的区别。(4分)                                                                                                                                    答案:【答案】 19.重视道德(或重德,贵德)。(只答“道德”,并非主张,不给分) 20.孔子的道德是仁义之德,主张为政在上,应以君子的仁义善德教育、感化百姓。老子的道德是遵道之德,主张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德,万物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方能成长壮大。(两个要点,各2分。) 【解析】 19.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孔子所说“子欲善而民善矣”与老子所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来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比较孔子“子欲善而民善矣”与老子“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就可分析出孔子强调的是教化的作用,而老子强调的是遵循自然规律。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