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生物
题目
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0.9 1.3 1.5 3.0 产生C2H5OH的量(mol) 0.9 0.7 0.6 0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6 mol。 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生物 试题推荐
生物 试卷推荐
2019-2020年高二月考生物免费试卷完整版(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0-2021年高二上期开学考试生物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
2018-2019年高二前半期期末考试生物题开卷有益(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2019-2020年高一上期期中生物题免费试卷(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
大庆中学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题带答案和解析
天津市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摸底考试题同步训练
北京市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题带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年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
普通高中2017年高二生物上册会考真题网上考试练习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0-2021年高三第六次复习检测理综生物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最近更新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1)板: (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3和2a﹣15,则a的值为_____,这个数为_____.
(2011年上海,46题)有关化学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证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B.在同一化合物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 A.超导材料的研制 B. 设计电脑程序 C.合成新药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韵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
已知为第二象限角,则在()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二、三
分子中有3个-CH3的C7H16,其可能的结构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直角顶点是,则两条直角边,的方程是()A.,B.,C.,D.,
--How do you find your new classmates? --Most of them are ki
(2011年湖南株洲,25题) 家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碳酸氢钠粉末来灭火。碳酸氢钠受熟分解为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孕育和传承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这些原生状态的文化资源
下面语句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B、一个人
下列有关铜锌原电池(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取下盐桥,原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某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读图并回答(7分) (1)某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下列计算结果等于1的是( ) A. B. C.
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秦朝丞相李斯曾担任过廷尉一职,该职务的职能主要是( ) A.掌管宫廷建筑工程 B.
Look at the ________ ! It’s ________heavily now . A. rain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mL
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A.了解炮弹的杀伤力,采用普查的方式 B.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状况,采用普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