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小强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  .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答案:【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发生的反应,废液的可能组成是:①恰好完全反应,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②浓盐酸有剩余,废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氢,③碳酸钠有剩余,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 【讨论与交流】碳酸钠和盐酸能反应,不能同时存在于一种溶液中. 【实验与结论】(1)验证一种物质是否存在,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氯化钠和氯化氢都能使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2)验证盐酸的存在时,可用碳酸盐,看是否放出气体. (3)检验碳酸钠,即检验碳酸根的存在,可以把碳酸根转化为沉淀或气体来验证. 【拓展与应用】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氢可用蒸发的方法,因为氯化氢是气体溶质,能挥发出来,不过氯化氢气体有毒,能污染空气.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根据前面的猜想,可以考虑碳酸钠有剩余,故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 【讨论与交流】(一)无需验证的原因就是碳酸钠和盐酸能反应,不能同时存在于一种溶液中. 【实验与结论】(1)氯化钠和氯化氢都能使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结论不准确. (2)检验盐酸的时,可用碳酸盐,看是否放出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检验碳酸钠时,可以用氯化钙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也可以用稀盐酸,能放出气体. 【拓展与应用】氯化氢是气体溶质,受热后能从溶液中挥发出来,故可以用蒸发的方法,不过氯化氢气体有毒,能污染空气. 故答案:【猜想与假设】Na2CO3和NaCl; 【讨论与交流】在溶液中Na2CO3和HCl不能共存; 【实验与结论】(1)不能;溶液中若有HCl,遇AgNO3溶液也能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2)CaCO3+2HCl=CaCl2+H2O+CO2↑; (3)②③; 【拓展与应用】蒸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法,同学们要学会通过现象判断物质是否存在,但也要排除同类离子的干扰.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