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中华人生审美精神首先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 中国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主张思想与实践的融通,表现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上,就是重视美善关联,注重体验教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人生实践往往难分彼此。孔子的美善自得之乐、庄子的逍遥自在之乐,既是现实生存之乐,也是精神自由之乐。魏晋名士的淋漓洒脱之乐、宋明士大夫的雅适把玩之乐,虽然境界之壮阔不可与孔庄并提,但也是对艺术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实践。20世纪初开启的中国现代美学,自觉将审美、艺术与人生相贯通。 【甲】 。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也都要求以美的艺术为标杆,通过审美实践来完善人格人性,提升生命境界,建构以整个人生实践为审美对象的大审美观。 中华人生审美精神也表现为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 王国维、蔡元培等将康德的情感独立和审美无利害命题引入中国。王国维将“审美无利害”转化为“无用之用”,讨论的不再是审美的本体属性问题,而是审美与生活的关联,即审美的功能问题。这种对美的定位转化,凸显了中国美学的民族特点,它不将情感孤立为独立的认知对象,也不将审美绝缘为纯粹的观照活动。康德的美学思想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引入了“真”这个新的维度,突破了美与善的两维关联。从此,中国现代美学的情感观既不同于西方意义上切断与真善关联的粹情观,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以善为美的德情观。 【乙】 ,朱光潜将其概括为情趣美,宗白华将其概括为情调美。其要点在于,这种美既是创造的,也是欣赏的;既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既是个体的,也是普遍的;既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 中华人生审美精神还表现为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价值观。 中华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现实土壤,在思维方式上注重整体性,既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也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而总是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体味身心的愉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这种哲学、伦理、审美交融的文化特征,使得中国美学总是将审美思考和人生实践相结合,着意将审美活动引向广阔的人生、绚烂的生命、多姿的生活。由此,中华审美精神聚焦于热烈执着的入世情怀和高远超逸的出世情韵相交融的诗性生命张力,表现为一种创造与欣赏、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有为与无为、入世与出世、有限与无限的诗意和谐。 【丙】 ,王国维将其概括为出世与入世的自由,朱光潜将其概括为看戏与演戏的和谐,宗白华将其概括为充实与空灵的相洽。这些学说都突出了中华审美精神的现实品格和诗意情韵的交汇,直指生命与人生的现实践行和诗性超越。 9.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人生审美精神扎根于民族传统,吸纳了西方文化的现代情感理论与生命学说等,突出表现为 ① 、 ② 、 ③ 等。它与西方理论美学的封闭特性不同,体现出向人生开放的鲜明思想。 10.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三句话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三处。 ①梁启超将真与善概括为趣味美 ②梁启超将这种精神概括为“知不可而为”与“为而不有”的统一 ③梁启超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 11.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与弟子谈论人生理想时,对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非常赞赏。孔子的态度,体现了文中怎样的审美观点?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答案:9. ①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 ②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 ③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价值观(3分) 10.【甲】③ 【乙】① 【丙】②(3分) 11.示例一:在《论语•先进》篇中,曾皙描述了一个暮春郊游的美好场景。他的理想与孔子的政治主张相符,即通过“礼治”达到太平盛世的图景。而这样一种图景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化的人生方式。这样的理想,一方面体现了对现实生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精神自由之乐。二者结合,体现了中华审美精神中的美善关联的理念。 示例二: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的教育方式强调知行合一,他与学生探讨人生理想的过程,不是一味灌输儒家理念,而是强调以审美实践践行儒家理想,以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方式,完善个人的修养,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这说明,中华审美精神强调人生要践行理想,也要有诗意的超越。 (6分。对材料作分析4分,体现审美观点1分,语言1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内容脉络非常清晰,分别由三个分论点构成,可以通过文中“中华人生审美精神首先表现为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中华人生审美精神也表现为真善美相贯通的美情观”“中华人生审美精神还表现为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价值观”三句话进行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把文中句子还原到文中,这就要求联系前后文确定段意。【甲】 处前文是“20 世纪初开启的中国现代美学,自觉将审美、艺术与人生相贯通”,后文是“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也都要求以美的艺术为标杆”,可见这里表达的是美的艺术,③句“梁启超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符合段意。【乙】处由后文“朱光潜将其概括为情趣美,宗白华将其概括为情调美”,可见这里论述的是美的特点,由①句的“趣味美”和后文的“情趣美”“情调美”一致原则可以确定。【丙】处由前文“表现为一种创造与欣赏、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有为与无为、入世与出世、有限与无限的诗意和谐”是美的表现,自然可以选用②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明白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是一种什么样的追求,这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并努力去享受生活的理想。这种关注现实又关注精神满足的理想自然就符合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大审美观。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