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这是人类有关金属置换反应的最早的明确记载。铁置换铜的反应节能、无污染,但因所得的镀层疏松、不坚固,通常只用于铜的回收,不用作铁器镀铜。能否把铁置换铜的反应开发成镀铜工艺呢? 从化学手册上查到如下数据:电极电势:Fe2++2e == Fe fy == 0.440V;Fe3++e == Fe2+ fy == 0.771V;Cu2++2e == Cu fy == 0.342V; Cu2++e == Cu+ fy == 0.160V平衡常数: Kwy = 1.0´10-14; Kspy (CuOH)=1.0´10-14; Kspy [Cu(OH)2]=2.6´10-19; Kspy [Fe(OH)2]=8.0´10-16; Kspy [Fe(OH)3]=4.0´10-38;回答如下问题:1. 造成镀层疏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夹杂固体杂质。为证实这一设想,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硫酸铜溶液加入表面光洁的纯铁块。请写出四种可能被夹杂的固体杂质的生成反应方程式(不必写反应条件)。2. 设镀层夹杂物为CuOH(固),实验镀槽的pH=4,CuSO4的浓度为0.040mol/L,温度为298K,请通过电化学计算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CuOH能否生成。3. 提出三种以上抑制副反应发生的(化学的)技术途径,不必考虑实施细节,说明理由。
答案: 1. 共8分(每个方程式1分,杂质1分) ①CuO或Cu(OH)2 Cu2++2H2O == Cu(OH)2↓+2H+ ②Cu2O或CuOH Cu++H2O == CuOH↓+H+ ③FeO或Fe(OH)2 Fe2++2 H2O == Fe(OH)2↓+2H+ ④Fe2O3或Fe(OH)3 2Fe(OH)2+O2+H2O == 2Fe(OH)3↓ ・写出Cu2+与Fe得到Cu+等等反应者,只要正确,不扣分。 ・方程式未配平或配平错误均不得分。 2. 共8分 ①Cu2++Cu+2H2O==2CuOH↓+2H+ (2分) ②CuOH+H++e==Cu+H2O j-=0.287V (2分) Cu2++H2O+e==CuOH+H+ j+=0.314V (2分) E = 0.027V > 0 正方向自发 (2分) 或 (6分) 3. 共6分,每小题2分 ①缓冲剂,控制酸度,抑制放H2,水解,沉淀等。 (2分) ②配合剂,降低[Cu2+](即电位下降),阻止与新生态Cu反应。 (2分) ③抗氧剂,抑制氧化反应。 (2分) ④稳定剂,防止累积的Fe2+对铜的沉积产生不良影响和减缓Fe2+氧化为Fe3+。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