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原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三: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材料四: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 材料五: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同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1)材料一、材料二的不同哲学倾向和共同特点。 (2)材料三、材料五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 (3)材料四、材料五的不同哲学倾向。 (4)材料五同材料一、材料三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1)材料一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材料二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直观性、猜测性,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材料三、材料五的共同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不同点是:前者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 (3)材料四的观点是模棱两可的,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材料五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材料一、三、五都是唯物主义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 第(1)问主要是比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2)问主要是比较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第(3)问主要是评析杜林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第(4)问主要是判断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