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为万世之太平。 ……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摘自日本天皇《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从上述材料中指出两处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答案示例: 其一:认为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维护东亚秩序的安定,并非要侵犯他国领土和主权。(2分) 说明:日本自30年代以来,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策动华北白治;打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等均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严重侵犯,是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诏书”所言绝非历史事实。(4分) 其二:将日本无条件投降说成是“终战”。(2分) 说明:1945年,面对德意等法西斯的惨败,在世界反法西斯势力的强大压力之下,美苏对日作战和中国军民的反攻使日本帝国主义丧失了继续顽抗的可能,接受了“无条件投降”。这并非是“终战”。(4分)(注:若考生从“诏书”语气的角度分析,如回答“诏书”没有体现对于战争的悔意等内容,应同等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