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墓 柳 王宗仁     那一年,“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从日月山下湟源县买了100棵杨柳树,栽在了当时还没有一棵树的格尔木。两大片,杨柳分栽。     第二年,这些小苗大都落地生根,一场春风吹过,枝头的嫩芽就探头探脑地拱了出来。戈壁滩变得翠翠地绿,好像画家涂抹出的一幅生动的水彩画。树苗一天一个样地生长着,给它喝一盆水它蹿一节个头,给它喂一把肥它添一片新叶。荒芜了千百年的土地一旦逮住苗儿就巴不得让它一夜长成材!     望着这些可心的树苗,将军乐得咧着嘴爽笑,他当下就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树”。有人问:“首长,这名字有啥讲究?”他开怀一笑:“望柳成荫嘛!” 好有雄心壮志,他要把整个戈壁滩都染绿!将军的笑声揉进了杨柳的躯体里,树又蹿高了一节。     毕竟它们是成长中的弱苗,很难与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峙。有时残雪压在它们的枝上,有时暴风粗鲁地撕扯它们的枝叶,常年不息的飞沙把它们浸染得与沙地成为一色。有时,它们索性就被那气势汹汹的飞沙盖住,淹没了。好在,它们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顶破沙土,又伸起了腰杆。     就在那年冬天,有几棵柳树只绿了短暂的生命,就像走累了的人,卧在了戈壁滩——它们死了。     有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从死去的柳枝上拧下柳叶作笛,吹出了流行在军营里那首歌《真是乐死人》。慕生忠发现了,狠批那小子一顿:不管你怎么乐,老子我是要哭的。 在戈壁滩,树和人的生命同样宝贵。将军对着三棵死去的柳树,看了好久,说:“它总是为咱们格尔木人绿了一回,让我们这些饥渴的眼睛和心得到了安慰。它是有功之臣,现在它死了,我们怎能不难受?不要把它随便扔在什么地方,应该埋在戈壁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     于是,戈壁滩上就多了一个土丘,埋葬着三棵柳树。人们称之为柳墓。      给柳树举行葬礼那天,十多个人围着土丘默默站立,一个个低着脑袋,空气像凝固了一样严肃。将军没有来,据说他站在窗口默默凝望着土丘的方向……     戈壁滩上第一个醒来的人是执着的人;第一棵死去的树呢,有心人没有遗忘它。     有人不断地往那土丘上浇水,仿佛这些树也像人一样,躺在戈壁滩上会口干舌燥。浇点水,让它们滋润滋润。也有人把上好的肥料递给它们。水,润泽它受伤的心;肥,烤热它冻僵的脉搏。     谁是浇水施肥人?慕生忠。     谁也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这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那芽儿一天一个样,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低变高。     啊,柳树!这是从埋葬着三棵柳树的坟墓上长出的柳,是一棵死而复生的柳,是将军用爱心换来的柳!大家就把这棵柳树称为墓柳。     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坚强也更潇洒了。铁青的叶子泛着刚气,粗糙的枝干储存着力量。大风刮来它不折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风猎猎它依然站立。死里逃生的战士最珍惜生命,也最显本色。它在用双倍的翠绿,减去荒原的痛苦。它继续着它的生命轨迹活着,藐视一切懦弱者地活着。    时间年年月月地消逝着。格尔木的树种得越来越多,成行,成片,成林。它们和墓柳连在了一起,浑然一体。     现在人们早已经分不清哪棵是墓柳了。但是,许多人都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坟丘,坟丘上长着一棵柳树,是一位将军用坚忍的爱心换来的……                                                                  (文章有删改) 1.梳理文中柳树的命运及其与将军的关联,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填空。 (1)那年,将军买了100棵杨柳,栽在无树的格尔木。 (2)第二年春天,                                                                         (3)冬天,三棵柳树死了,在将军的提议下被安葬。后来将军坚持给柳墓浇水施肥。 (4)夏天,                                                                         (5)多年以后,墓柳已与其它树木连成一片难以辨认,但人们仍记得墓柳和将军。 2.语言品味。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树苗一天一个样地生长着,给它喝一盆水它蹿一节个头,给它喂一把肥它添一片新叶。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将军没有来,据说他站在窗口默默凝望着土丘的方向……                                                                                3. 结合语境,简要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读完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2)柳苗发芽、生长,将军为两片树林命名。 (4)柳墓上长出新柳,这是将军的爱心换来的。 2.(1)用夸张、拟人手法,写出了柳苗在春天蓬勃生长的情景,表现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2)运用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将军对柳树之死的难过和不舍。 3.内容上:写将军不忘记、不放弃柳树;结构上:承接上文将军凝望柳墓,引出下文将军给柳墓浇水施肥 4.  对“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绿化荒原的执着、坚忍精神的崇敬和赞美;对高原恶劣环境中柳树顽强生命力的崇敬和赞美;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珍惜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