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物理
题目
如图6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 图6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在没有施加外力向上提时,弹簧k2被压缩,压缩的长度为:Δx=.在用力缓慢向上提m1直至m1刚离开上面弹簧时,弹簧k2仍被压缩,压缩量为Δx′=.所以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Δx-Δx′=,故选C.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物理 试题推荐
物理 试卷推荐
瓮安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考试完整版(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高二6月理科综合物理题带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广西田阳高中)
2021届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题带参考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半年期中考试物理免费试卷(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
常德市2018年高三上半年物理月考测验在线答题
2021届广东省河源市高三12月阶段性大联考物理在线考试题免费练习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20-2021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2021届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教学质量调研物理免费试卷完整版
最近更新
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广大信教群众也是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要加强信教和不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1) 氟元素的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Na+ 、Cl-、SO42- B.Cu2+、Ca
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 A.云、粤、闽、台、 B.台、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
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Ba(OH)2溶液,每
某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为 A.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廉价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
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幕涂徐拉开,这一开端的标志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对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只由蛋白质调节 B.糖类是植物细胞的直接能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
“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对这些主题的概括,最准确的应该是 A.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O2(g)=ZnO(s)ΔH1 =—351.1 kJ/mol ; Hg(l
图示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3-4题。3.A地此时的季节和昼夜长短状况是 ( ) ①冬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中,材料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关键原因是红细胞 ( ) A.是动物细胞
数列满足,则= 。
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已知函数f(x)=x3+ax2+bx+c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函数y=f(x)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 (C
通常把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称为PM2.5.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