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请按要求填空: (1)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溶液中溶质分散的实际情况. (2)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 g/cm3,下部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是a b(填“<”或“>”或“=”符号). (3)将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使其在60℃时成为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降温到原温度(20℃)时,此时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
答案:【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的组成、特点和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汽油,故填:碘,汽油. 溶液具有均一性,各处组成完全一样,故甲的示意图符合溶液中溶质分散的实际情况,故填:甲. (2)溶液具有均一性,各处的组成完全一样,故上部密度与下部密度一样,故填:=. (3)将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使其在60℃时成为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降温到原温度(20℃)时,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