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二氧化碳是一种奇妙的气体,在实验室可以很方便地制取。 步骤一: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通常情况下,在玻璃导管和乳胶管连接时,      (填“左”或“右”)手拿乳胶管,另一只手拿玻璃导管,并将玻璃导管用水润湿,然后轻轻旋转而入; 步骤二:在检验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将以下操作按先后顺序填在横线中        (填A B或B A); A.用手握住发生装置的大试管; B.将发生装置的长直角导管长的一端浸入水槽内水中; 步骤三:反应并收集气体.收集二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到底哪种方法更好,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做如下实验研究(用的药品与发生装置一样) 1、比较收集时间分别收集满一个集气瓶的二氧化碳,记录时间 甲:收集时间较短 乙:收集时间较长 原因         (选择下列序号填空) 2、比较收集到气体的浓度分别朝两个集气瓶中加入两滴管的澄清石灰水 甲: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乙: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且甲中石灰水恢复澄清的时间比乙          原因         (选择下列序号填空) A.时间短          B.时间长       C.产生气体速度不一样 D.气态分子间隔大,运动速度快,不同气体分子更易混合,不易分离 E.过量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 F.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纯度更高 结论:综上所述,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更好,但仍有不足之处,请写出一点                                                                               ;步骤四:同学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后余下的废液进行分析和实验,其过程如下: (1)  为检验溶液中盐酸的存在,该同学首先对废液进行微热处理,其目的是                                                                                   ; 测出该废液的pH<7,则废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               ;    (2)该同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其实验现象如下:    刚开始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沉淀逐渐下沉并逐渐消失,有少量气泡产生(一开始时几乎看不到气泡)。随着碳酸钠溶液的不断滴入,沉淀、沉淀下沉、沉淀逐渐消失并有气泡产生的现象不断重复出现。等到碳酸钠加到一定量后,白色沉淀不再消失且逐渐增多而气泡却不再产生。则,    刚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图像中的        (填序号)能表示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随碳酸钠溶液不断滴入的变化情况。               A                          B                          C                        D 答案:步骤一:左;   步骤二:B  A     步骤三: 1、比较收集时间 分别收集满一个集气瓶的二氧化碳,记录时间 甲:收集时间较短 乙:收集时间较长 原因:  D     (选择填空,下同) 2、  比较收集到气体的浓度 分别朝两个集气瓶中加入两滴管的澄清石灰水 甲: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乙: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且甲中石灰水恢复澄清的时间比乙     A      。 原因:   EF      (少写、错写,1分均不得) 混有少量水蒸气    除去少量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Ca2+ 、H+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C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