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右图为谷氨酸发酵装置图。 ( 1 )图中3 、6 处是发酵罐夹层中水的进出口,水在发酵罐夹层流动的作用是               。 ( 2 )谷氨酸发酵液的pH 应控制在 7~8 范围内,随着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pH 变化趋势是       ,控制办法是      。发酵过程中,若谷氨酸积累过量,会抑制        的活性,导致合成途径中断,这种代谢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 3 )如果在4 处通人空气,谷氮酸产量会        ,原因是        。 答案:( 1 )冷却(降温或使温度控制在30 ℃ ~37 ℃ ) ( 2 )下降加碱(氨水)谷氨酸脱氢酶   酶活性(反馈、负反馈) ( 3 )下降   混入杂菌产生竞争,分解或吸收谷氨酸 解析: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常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获得。在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pH 和溶氧量。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量,若通入不经处理的空气,空气中的杂菌就会与谷氨酸棒状杆菌产生竞争,或分解、吸收谷氨酸。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的温度是30 ℃ ~37 ℃ ,可通过发酵罐3 、6 的循环来调节.谷氛酸棒状杆菌发酵的pH 是7 ~8 , pH 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的,因此需要加碱(氨水)来中和。发酵过程中,要及时移走发酵产物,否则谷氨酸大量积累会抑制谷氨酸脱氮酶的活性,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活性调节。
生物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