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甲、乙两文段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诗一般的秋。 1.揣摩甲乙两文段中心后作答:甲段突出雪后济南山的          ,乙段突出秋天济南具有             (用文段中的词或短语回答) 2.甲段是按空间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依次是:山上→(      )→(      )→(      ),乙段写秋山的颜色,没有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而是先写山腰,再写“山脚”和“山顶”,其原因是                                                     。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理解表述错误的是(      ) A.甲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用“最妙”两字概括山景的特点,用了“呀”自然、亲切地把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之情传达出来。 B.甲段写雪后小山“最妙” ,“妙”在青黑的矮松像看护妇,山尖镶银边,山坡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妙”在使济南小山变得秀气。 C.乙段中“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诗一般的秋”与段首照应,以突出济南秋天的特点。 D.乙段重在突出山顶颜色变化多端,富有诗意。 4.乙段写山腰颜色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1.秀气  诗的境界 2.依次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原因要点:①因为本文段的重点是写济南秋天富有诗的境界,山腰颜色最有诗意,这样写突出重点。②这样写既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习惯,又为下文重点写山腰做铺垫。(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3.(D)  4.突出颜色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或体现济南秋天具有诗的境界)。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