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烟    [明]孟洋 湘流落口外,沙炯暮生烟。 杳杳千峰失,霏霏万壑连。 鹊翻知浦树,人语辨江船。 暗里猿声断,愁深搅夜眠。 15.诗中的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6.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对其艺术效果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5.(2分)示例:描写了湘江流水、迷蒙烟雾、似乎消失了的群峰、云雾下的深谷,描绘了一幅幽静迷蒙的湘江烟雨图。(共2分。写出景物1分,描绘画面1分。) 16.(4分)示例:动静结合。如前两联写了江水流动、浓雾升起和在烟雾笼罩下的群峰以及连成一片的深谷的景象,由动入静,动静相衬,营造了幽静迷蒙的氛围,触动了作者深深的忧愁。 (手法1分,举例1分,赏析2分。如果从缘景生情、情景交融、远近结合等角度赏析,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5. 试题分析:注意意象的欣赏,湘江流水、迷蒙烟雾、似乎消失了的群峰、云雾下的深谷。注意答题的模式。描绘了一幅幽静迷蒙的湘江烟雨图。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同时关注情感的表达。由动入静,动静相衬,营造了幽静迷蒙的氛围,触动了作者深深的忧愁。如果从缘景生情、情景交融、远近结合等角度赏析,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