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中学学生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他们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结论验证。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实验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1 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反应激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并能使木条复燃 2 将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一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另一份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 若把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一份加热至沸1min~2min,再滴入酚酞试液 另一份加热至沸1 min~2min,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显红色,但仍很快褪色 溶液显蓝色且很快褪色 4 在变为蓝色石蕊试液中滴加H2O2溶液加热至沸 蓝色褪去 5 若把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静置到无气体产生时,分成两份。 一份加入无色酚酞加热至沸 一份加入紫色石蕊加热至沸 溶液变红且不再褪色 溶液变蓝且不再褪色 6 ①称取3.9 g过氧化钠固体,逐滴加入约50mL水 ②待不再产生气体,10 min以后,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MnO2,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MnO2与溶液开始接触 测得氧气体积为170mL左右(已转换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且已考虑50 mL水和导气管中水两者所占容积的体积因素) 又产生大量氧气,至反应完全以后,又测得产生了390 mL氧气(已转换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且两次测定条件均相同) 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 (1)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课本所介绍的上述反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实验5中“加入少许MnO2产生气体”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石蕊分子与酚酞分子相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填“相等”、“前者大”或“后者大”)。 (4)综合分析上述实验,指出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 ,从此实验你认为该物质具有哪些性质 (5)若气体流向从左到右,将完成实验6所需仪器填入表中并连接好。
答案: (1) 2Na2O2+2H2O=2NaOH+H2O2 (2) (3)前者大 (4) H2O2,该物质具有的性质①不稳定能分解;②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H2O2约有1/3发生分解;③H2O2具有氧化性(或漂白性);④加热时氧化能力增强 (5)实验6所需仪器填入表中并连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