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初中
化学
题目
在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高氯精分子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D.高氯精中C、O、N、Cl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2∶28∶71 答案:B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2019-2020年初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考题(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片联合体)
2019届初三下半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完整版(北京市燕山区)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20届初三上半期十月份月考化学在线测验完整版
2019-2020 年初二上册期中化学在线测验完整版(黑龙江大庆市祥阁学校二部 )
山东九年级化学月考测验(2018年上期)在线做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题开卷有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
2018至2019年八年级后半期期中知识检测化学专题训练(黑龙江省大庆市第69中学)
山东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2020年上期)同步练习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八中学2020-2021年初三前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专题训练
2017-2018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三节基础练习
最近更新
2009年8月22日,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开幕。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
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为( ) (A) (B) (C)
短周期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合物RO,则该元素的价电子层是
如图,在Rt△ABC中,∠C=90°,∠A=60°,BC=4cm.以点C为圆心,以3cm长为半径作圆,则⊙C与AB的位
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4 C.氧化铁﹣FeO D.氢氧化钾﹣
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 ) 动物名称 心脏占体重比例% 每分钟心跳次数 蛙 0.57 22 人 0.42 7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
—________ the small town is!— Yes, it is more beautiful than
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的
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A.小明正确 B.小华正确
Isthis school ________ my father studied in when he was a ch
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A Cr3+ B Fe3+
Something as simple as________vegetables in childhood may he
过点(2,1)的直线中,被圆x2+y2-2x+4y=0截得的弦为最短的直线的方程为() A.3x-y-5=0 B
自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重庆市检察机关受理提请批准逮捕黑恶犯罪嫌疑人804人.批准逮捕700人。对与黑恶犯罪
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溴挥发 B.氯气被木炭吸附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来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蒸馏、过滤、结晶、渗析、盐析等,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所选用方法最合
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个物体处子某个位置,重力势能的大小是惟一确定的B.重力势能为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