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初中
生物
题目
下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前要用黑布将整个装置遮盖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 。 (2)第二天揭开黑布,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钟罩内的 的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着的火柴放进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 的浓度大大降低。 (4)本实验说明: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吸收 ,放出 。 答案: (1)防止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或CO2) (3)氧气(或O2) (4)氧气 二氧化碳(CO2)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生物 试题推荐
生物 试卷推荐
2016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期中考试
2016四川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2021-2022年初中生物八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2016江苏八年级上学期苏教版初中生物期末考试
2016天津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期末考试
江苏省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测试题及答案
2016新疆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初中生物期末考试
2021-2022年初中生物了解生物圈章节试题含解析
最近更新
试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________; (2)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
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下列溶液中通入一定量SO2后,不会出现沉淀的是()A.Na2S溶液
如图8-4-3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密闭容器,甲中装有与容器容积等体积的水,乙中充满空气,试问: 图8-4-3(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碱溶液一定呈
A terrible earthquake broke out in Chile in February, _____
如图所示,平面内,在轴左侧某区域内有一个方向竖直向下,水平宽度为,电场强度为的匀强电场.在轴右侧有一个圆心位于轴上,半径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开天辟地的是( ) A、盘古 B、女娲 C、夸父
. 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属钠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在煤油中能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可推测钠的密度(g·cm-3)是(
到20世纪70年代,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许多重要生产领域,日本都名列世界前列。这表明日本 A.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针对个别国家首脑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一意孤行,会见迭赖,我外交部发言
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a,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A.a=bB.a
除了注射疫苗,常锻炼、勤洗手和开窗通风也有助于预防甲流。
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的控制,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B.细胞分化有利于
(12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
下列变化过程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 A.HCl→H2 B.Mg→Mg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