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共同和持续努力 广义的文明概念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依据人类社会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人类文明历史划分为狩猎采集文明、农业与畜牧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不同历史阶段。 如果依据人类文明同资源环境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可将人类文明划分为生态文明、非生态文明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半生态文明、准生态文明等形态。狩猎采集文明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处于原始的生态或准生态文明阶段。农业与畜枚业文明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土地肥力衰竭、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可以称之为半生态文明时期。十八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化石能源和多种矿产资源的消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对水、大气、土地和生物的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灾难业已爆发,工业文明可以说是一种非生态文明。 纵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可以发现,以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客观必然的趋势,文明的进步虽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有所不同,人类个体、局部和近期的经济利益可能同群体、总体和长远的生态利益之间存在内在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不会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和趋势,需要有科学和严格的经济制度、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产业升级,环境的治理和生态保育,减灾防灾工程等各个环节,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设计和相关工程的实施、均需要较大规模的经济投入。同时,还需要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的更新.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府、学者、媒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和持续的努力,才有可能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新阶段。 (摘自《光明日报》莫多闻文) 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人类文明同资源环境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看,狩猎采集文明处于原始的生态文明阶段,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B.从狩猎采集文明到农业与畜牧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人类文明经历了生态文明、非生态文明和半生态文明的不同历史阶段。 C.文明的进步虽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以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客观必然的趋势。 D.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科学和严格的经济制度、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来保证,需要政府、学者、媒体和全社会共同和持续的努力。 3.为什么说工业文明是一种非生态文明?(2 分) 4.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2.B (前半句是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划分,后半句是说人类文明的形态,二者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3.十八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消耗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化石能源和多种矿产资源,污染了水、大气、土地和生物,(1 分)爆发了由此所引起的生态灾难。(1 分) 4.一是继承和创新工业文明的科技成果和其他文明成果,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创造新的文明成果,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利用;三是通过清洁生产、环境控制与治理、减灾防灾工程,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建设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态文明。(答对一点得2 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解析】 2. 试题分析:该题型既考查学生们对全文内容和中心的整体把握,又要求学生对每一段落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才能准确地判断。B项前半句是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划分,后半句是说人类文明的形态,二者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该题型为概括题,最近几年考查频率比较高,主要是从原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所以首先我们要定位材料范围,在原文中去找到答案。第二节最后一句“工业文明可以说是一种非生态文明。”可以帮助我们划定范围,从这一节中寻找相关信息,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该题型也是概括题,主要是从原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所以首先我们要定位材料范围,在原文中去找到答案。第三节文字最后的内容“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可以给我们提示。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