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核电荷数1—20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结构稳定的离子,最外层一定为8个电子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原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 答案:解析:H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是非金属,A项叙述错误;H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B项叙述错误;2电子结构稳定的Li+最外层电子数为2,C项叙述错误;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D项叙述正确。答案:D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2019河南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期末考试
2020福建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2019黑龙江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2019浙江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2017黑龙江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期中考试
2016江西高三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2018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广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8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最近更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了女对父母的“孝”。今天,我们仍然提倡“孝”,但反对“愚孝”,而是要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2+Ca2++2OH-====CaCO3↓+H2
(10分).已知室温下乙醛的沸点为20.8℃,且与水互溶。用HgSO4做催化剂,在75℃左右,乙炔可水化为乙醛,但HgS
自然界中存在____________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烟囱里的兄弟①一天晚上,我打开吸油烟机准备炒菜,忽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我以为是吸油烟机出
Ray Travers sat back at the large desk, and looked aroun
某同学在A、B两家商场都发现了他看中的一种运动服和运动鞋,两家商场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的单价都是相同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的单价
银是一种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明器材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久存的银制器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秋闺思 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
Some things can carry(携带) messages, for example, a sign(标志)
实验室用5g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76g.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观察分析《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能够得出哪一历史结论年 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130
2009年为建国60周年。建国60年来,从粮油食品凭票供应到大鱼大肉席满盘,再到现在的粗细搭配、营养配餐,人们的“胃”变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的条件下,用___________的办法使它液化贮存在钢罐里的。
设函数f(x)=若f(x0)>1,则x0的取值范围是() A.(-∞,0)∪(2,+∞) B.(
请选出不正确的两项( ) A.宝玉大展才情,众小厮争要打赏,把宝玉身上配物尽数解去。黛玉听说过来探看,误以为前次为
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图象,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A. B.
Little Brother By Cory Doctorow, 382 pages, $19
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 B.空气逐渐稀薄 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