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 1998——2007年中国水资源和用水总量分类变化情况 项目 年份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地区分布(%) 水总量 (亿立方米) 用水量分类(%) 北方 南方 生活 工业 农业 1998年 34 017 15.6 84.4 5 435 10.0 20.7 69.3 2001年 26 868 16.2 83.8 5 567 10.8 20.5 67.1 2004年 24 130 19.0 81.0 5 548 11.7 22.2 64.6 2007年 25 255 19.5 80.5 5 819 12.2 24.1 61.9 资料来源:1998——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材料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和城市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非常低,城市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如此缺水,却又如此挥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价太低。 表和材料显示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常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发展水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措施。
答案:(1)经济信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且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用水总量呈增加趋势,其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所占比重增加,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减少。由于水价低,工农业用水利用率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浪费严重。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措施:①引入市场机制,适当提高水价格,发挥价格调节供求的作用,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②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手段保护、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的合理配置;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和社会资本发展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