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A 10.0 9.2 8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E 3.2 2.8 1.7 1.3 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       ,请绘出该物种 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 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则该物种在入侵后的基因频 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 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      的调查。 (4)该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 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 据如下表,试分析问答下列问题。   区域号 区域植株数 荚果数/植株数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1 20 8.3 6.0 2 40 6.8 5.9 3 60 3.9 6.2 4 80 2.7 5.9 5 100 2.1 6.0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随植株数增多而荚果数减少的原因        。 ②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C 如图(要求体现描点连线) (2)不变 (3)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合理即可) (4)①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 少,所结荚果就少 ②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基本没有影响   (1)物种入侵时由于环境资源充足,数量增加很快,呈“J”型曲线。(2)经计算入侵前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而入侵后A、a的频率仍为60%,40%,这是由于环境资源充足,而又没有天敌等,自然选择对入侵种群没有作用,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3)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地面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4)大豆所能利用的资源一定,种群数目越多,平均利用资源就越少。分析题表信息,还可以发现随大豆的种植密度增加,每株所结的种子总数减少,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基本没有影响。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