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1.作文。 云南省昆明一小学教师,让期末考试成绩未达班级平均分的学生站上讲台道歉,承认自己“拖后腿”。 对此,有的家长对老师的做法表示支持,认为应该多让孩子认识什么叫责任心,多吃一点苦。老师这样做是在培养孩子们为集体争光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有担当的意识,同时这也是一种挫折教育。 也有的家长认为,叫学生到讲台上向其他同学道歉一事“太过了”,没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因为,考得不好,孩子自己心里也难过,更何况没考好的话,最对不起的也是孩子自己,没理由要向全班同学道歉。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低于平均分要道歉,荒唐 昆明某小学一位一年级老师,让期末考试未达班级平均分的学生站上讲台,向平均分以上的同学和老师道歉,检讨自己“拖后腿”。看了这样的新闻,除了惊讶之外,带给我们的是忧虑与思考。 教育观念落后。十个指头有长有短,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只要考试,一定会出现高低不同的分数。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常识。另外,让分数低于班级平均分的同学上台道歉,这也不是挫折教育。如果连这些基本的教育常识,连什么是挫折教育都没搞明白,教育观念太落后了。教育行为简单。让分数低于平均分的同学上台道歉,难道他下次就一定能考好了。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把孩子叫到身边,老师和孩子一起一对一地分析扣分的原因,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方法指导。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效果,要比简单的“上台道歉”好许多。另外,“平均分”是什么意思?“拖后腿”又是什么意思?是失望。教育目标异化。举行期末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是诊断,还是甄别?期末测试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据此进行教学情况的得失分析;对于学生而言,可以了解自己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状态。而现在,分数成了培养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工具,成了挫折教育的载体,成了是否“拖后腿”的证明。 昆明这所小学小张老师让平均分以下学生道歉,不仅有老师的虚荣心、面子问题等因素作祟,它还折射出当前我们的评价薄弱问题。课改推进十多年,评价改革一直是整个改革中最为薄弱与欠缺的。社会发展已经迈入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据分析,为每个个体提供精准的学业素养测评与分析,为每位学生开出精准的素养提升“偏方”,需要加快研究解决。 我们要思考学业成绩获得的成本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关注学业成绩的时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负担、睡眠情况、幸福指数等。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让分数低于班级平均分的同学上台道歉,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自然应当立即予以纠正。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本作文应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的社会时事型。而社会时事型最大的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可以是赞同观点,每个孩子的行为并不仅仅代表自己个人,还影响到其他孩子,影响到整个班集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及有担当的意识,同时这也是一种挫折教育。也可以持反对观点。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需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