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6分)东西方的思想智慧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他主张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是“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并提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4分) 材料二  马丁路德把人文主义引入了宗教。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他慷慨陈词 “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并指出其实质。(4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3)列出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概述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主要表现。(6分) (4)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分) 答案:(16分) (1)相同点:都重视道德和知识;都重视教育的作用。(4分) (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2分) 实质:反对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2分) (3)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2分) 主要表现: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自由平等。(4分) (4)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2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