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2分)国际贸易由来已久,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9%和81%;1840-1860年,分别为5%和84%;1860-1870年,分别为9%和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材料二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7%……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三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4分) (3)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据材料四概括入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解析:第(1)题考查工业革命。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第一句话。数据的上升进行归纳一个答案要点;“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归纳第二个答案要点;材料第三句话中,英国的比重远远高过其他国家,这句这一特点归纳第三个答案要点。第二问。可以根据18、19世纪各国政治、经济、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原因。第(2)题考查近代国际贸易。第一问,根据材料中“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一句回答。第二问,根据“1913—1938年”这一时间阶段分析,政治、经济原因。第(3)题考查国际贸易。第一问,根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政策和同国际贸易的主要史实回答。第二问,要看到加入世贸组织有积极影响也有挑战。 答案:(1)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只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分) (2)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顿,国际贸易额的增长落后于手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原因:一战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4分) (3)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WTO。(2分) 影响:入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