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英语(英式)就从大西洋沿岸扩散到太平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 ——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 材料二 “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 ……英语 ,尤其是美式英语 ,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 ,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 ·斯坦纳 材料三 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 人。 ——根据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材料四 1983年高等学校各外语专业在校生人数 英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西语 阿语 其它 22211 1318 1268 1613 3591 117 31 213 ——根据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式英语发展成世界性语言的社会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 (2)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以来,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易位”? (3)根据材料三、四,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外语教育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4)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将会成为真正的世界语言。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忽略语言本身的因素) (5)根据上述材料及你的回答,谈谈你对我国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的启示。
答案: (1)①政治上,英国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开展殖民扩张,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殖民帝国。②经济上,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抢占世界市场,英语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媒介。③文化上,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大量的科技著作用英语发表。 (2)实质问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原因:二战后,英国衰落,美国实力膨胀,成为全球性超级大国。 (3)50年代:片面强调学习俄语,忽视其他语种。 原因:①“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②“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③中苏蜜月期,中国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 80年代:以英语为主,兼顾多个主要语种。 原因:①对外开放;②实行多边外交政策;③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形势。 (4)同意; 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主导者,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②英语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最重要的地位。 [或不同意; ①语言文化的影响力是由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的,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下降;②而其他新兴大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会促使英语的影响力减弱。 (5)启示:汉语推广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国际影响力);汉语推广须建立在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上。 本题从语言传播的角度入手,考查了近代以来英美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第(1)问注意题干限定了答题的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回答时要从英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传播科技文化的需要等方面归结。第(2)问实质应该从美英国际地位的变化上回答。变化的原因要从美英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不要单独回答一方面。第(3)问的侧重点材料信息明确:材料三:俄语,材料四:英语为主。差异原因的分析主要结合时代背景考虑。第(4)问是开放型的题目,注意论据与观点相符即可。第(5)问启示从学院建立的前提条件及对扩大中国国际影响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