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 4 g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中的纸片上称量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④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⑤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⑥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这种操作将造成待测烧碱溶液浓度偏高 Ⅱ.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学校新购入的烧碱的纯度(烧碱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实验步骤为:①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4.1g烧碱样品。 ②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________量取10.00ml待测液,注入锥形瓶中。 ④在锥形瓶中滴入2~3滴________(填指示剂),用0.2010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__ 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2)该小组测得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20 22.90 第二次 10.00 0.50 20.40 第三次 10.00 4.00 24.10 第四次 10.00 0.00 20.00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I. ①③⑤ (2分) II.(1) ②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 ③碱式滴定管。(1分)④酚酞或甲基橙,(1分)酸,(1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2)98%。(2分) 【解析】试题分析:Ⅰ.① 铜丝网包裹的锌粒放入稀硫酸中可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①正确。② 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右盘中应该放砝码,不能放食盐,故②错误。③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未进行干燥,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③正确。④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使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增多,最终使滴定结果偏高,故④错误。⑤ 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故⑤正确。⑥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使记录的标准液体积偏低,这种操作将造成待测烧碱溶液浓度偏低。故⑥错误。II、(1)②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③烧碱溶液呈碱性所以要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待测液,注入锥形瓶中。④强酸强碱间的滴定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都可以,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内的颜色变化,直到滴定终点。 考点:认识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基本实验操作,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②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和装置。 点评:本题涉及的基本实验操作有溶液的配制、pH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操作所用仪器、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的判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