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①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②。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③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④,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注释:①弥:更加、越发 ②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③积累 ④同“源” 3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它使人欲罢不能。 B.在老师的诱导下,我努力地学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C.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深造,经过自己的探求获得知识。 D.牢固掌握知识,有了深厚的积蓄,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2.请简要分析这两段选文中,孔孟所谈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他们的观点又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答案】 31.B 32.共同话题是谈论教与学的方法。(1分)孔子侧重于教师的角度,提出要用“启发式”,循循善诱;(1分)孟子侧重于学生的角度,强调要自悟自得,自求深造。(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31. 试题分析:应该是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解答此类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2.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很好回答,都和学习相关。根据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可和孔子重视的是老师的引导,根据“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及下文表述可知孟子重视的是自得。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孟子说:“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加深造诣,就是想使自己有所得。自己有所得,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了它,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深厚,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求自己有所得。”